(1)卸载:将坡顶处的木料、钢筋、砂子和塔吊备用标准节移走。将坡顶堆土取走,降至设计标高,用素混凝土硬化。卸去多余的荷载。车辆远离基坑边缘。通过卸载,降低附加应力。
(2)堆坡反压:在基坑东北角喷射混凝土面层出现空鼓处,用编织袋装土堆坡反压,高度至泄水管上1.5m,通过反压,给边坡一个反推力,提高坡体的稳定性。
(3)减轻水对坡体的侵扰:由于侧壁已出现裂缝,不宜扰动基坑侧壁,故不能在基坑边沿埋设井点,只能增加排水设备,及时将基坑积水排出坑外。用C20细石混凝土封堵坡顶地面较宽的裂缝,用灌粘土浆的方法封堵细小的裂缝,阻止雨水侵入坡体,维护坡体的稳定。
(4)增加锚管和加长锚杆:由于基坑深度增加,坡脚长期泡水,经过对变形观测数据的分析,考虑到土体变形稍大,故在西北侧出现塌方部位,在1~2道土钉之间增加一根3.0m长的锚管,并增设竖向锚管,坡面凹陷处用砖填充,将塌方处的第二道锚杆加长3.0m,即由原来的9.0m,加长为12.0m。
(5)加大坡顶巡查力度:在坡顶地面出现裂缝后,加大了坡顶的巡查力度,指派专人每天巡查多次,发现裂缝及时封堵,避免雨水沿裂缝下渗,增加土体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