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过去几年中,我有意带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借读班。
上课时,我特别注意两个班的学生的体性差异:实验班学生上课,大部分人都很专注。虽然他们专注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同,但不管怎样,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。
另外一个班,上课的前五分钟是认真的,安静的,五分钟后就状况百出了,经教师反复提醒,大部分学生能再收起注意力听讲5分钟,5分钟后就又开始出现状况了。这种注意力不集中情况似乎是个顽疾,无论教师怎样管教,很大一部分同学就是改不了。
能否定心专注于一件事,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,成绩优异者在家里做事都目标明确,有条不紊,都有固定的时间完成作业,而且在做作业时往往能一坐几个小时不受外界干扰,直至完成。而学习困难的学生,则无论是家长盯、请家教,也不能让他们认真地、安静地做事情。所以,做任何事情,专注都是成功的基础,不专注都是败事之主因。
2在与家长深入交流,探讨上述现象的成因,我发现,专注习惯大部分是从小养成的,如教师的多次激励,自我亮点受到肯定后逐渐固化为一种优良的习惯;再如家长的最初严管,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;还有从小爱读书迁移为专注学习等等。
3某中学,有一个“三清”学习法,即学习任务要堂堂清、天天清、周周清。这是一个体性专注习惯培养的成功案例,由于进入该校的同学都能专注于学习,顽劣者在环境影响下迅速转变,学习成绩上升,行为习惯也大大改变,所以该校校长敢于叫板:没有教不好的学生。
这个例子告诉两个道理:
一是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知识,而是培养习惯;
二是教育是可以有所作为的,形成一种氛围,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,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,强制学生由他律逐渐走向自律,是可以培养出专注的好习惯的。
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,研究表明,成年人大约只能持续40分钟,儿童持续的时间相对更短,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·波兹曼在《娱乐至死》中提出,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,信息爆炸大大增加了人们“分心”的机会。
生活中有6%7%的人想集中精力却没有办法。这种情况在儿童,特别是男孩中比较常见,所以,培养孩子的专注习惯特别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