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刷行业的竞争上,竞争优势可以表现在多方面,比如价格,质量,报价方式,交期管控等等。但在现阶段,不管是什么行业,人才是归根到底的竞争因素。而要管理好企业的人在印刷行业内,需要不同于普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方法,好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会给工厂带来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景,使工厂保持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。
在印刷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,接单计价、物资采购、定额定员、物流管理等几方面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,造成“跑冒滴漏”,但这几个方面其实往往决定了用户体验是否够好。
重点1:接单计价
印刷厂的接单计价是生产经营中的首要环节,也是涉及到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。如果计价偏高客户承受不了,就得不到业务来源。
反之,若计价偏低、工厂就没有利润,甚至可能面临亏本的被动局面。所以,计价一定要看准行情和对象,如何准确掌握一个合适的度,这是十分重要的。这就要求工厂的计价人员要掌握业务谈判和报价的艺术、技巧与方法。
同时在实际运作中,计价人员不仅要熟悉生产工艺作业流程,熟悉各种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特点,包括其所生产的产品具备何等质量状况、才能准确把握采用什么工艺进行生产比较合适,这是关系到生产成本、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的根本问题。
这就要求计价人员,通过企业内的各种方式去获取内部生产信息,才能精准地为客户提供报价。
重点2:物资采购
印刷厂的物资采购是关系到生产成本、产品质量和经营结果的重要环节。为了确保印刷生产物资的采购质量、工厂必须制定相应的企业管理制锻标准、对各种原纸、耗材的进库验收做明确的规定,这是防止不良材料混入生产环节的有效措施。
采购的物资应由检验员和仓库管理员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、质量标准和交货数量共同进行检验把关控制,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。
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提供明确的质量标准;采购人员负责物资采购,向供应商反馈质量信息和质量交涉;财务部门负责数量和价格的审定;仓管员分别负责进库物资质量和数量的验收。必要时还可提出书面考察报告审核。
之后组织人员对根据调查结果和生产物资的样品,小批量生产试用的情况。
重点3:物流管理
物流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,也是生产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。
一是要通过合理控制采购库存量,使工厂各个工序的布局进行合理设置,减少物流成本费用;
二是在短期完成任务,减少成品的运送频率,做好物流调度管理,使车辆不跑空趟,减少人力的浪费;
三是加强信息沟通工作,避免信息不灵而造成的物流成本的提高;
四是选择合适的供应商,缩短物流的周期;
大米印以为,不管身处什么行业,处于哪个时代,经营管理都是一门艺术,需要掌握的东西不仅要跨越许多领域更要有自己独到的特色,今天仅以印刷行业的经营管理的三个小方面给出自己的认识。希望能给到大家一些帮助。